
销售热线:招商QQ
联 系 人:客服QQ-
娱乐网址:www.yttlsc.com
集团邮箱:@qq.com
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,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经济陷入了严峻困境,人民的生活十分艰难,许多人都在勒紧裤腰带度日。加上中苏关系的破裂,许多从苏联引进的东西被批判为修正主义产物。这其中,1955年和1958年推出的解放军军服,以及58式警服,便显得不符合当时的政治氛围。
受到极左路线的影响,一些地方和群众对现有的警服提出了不同意见,认为58式警服中包含的白色上衣、女警的夏季裙装、红裤线、宽大的帽檐及无沿软帽等设计不符合当时的阶级斗争意识,显得不够接地气、不深入群众。为了回应这些批评,1966年3月9日,公安部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警服改革的专题报告,建议废除58式警服中的大沿帽、女警无沿软帽、女裙装以及列宁服等设计元素。
1966年7月2日,国务院向全国各省、市、自治区及相关部门转发了公安部的报告,要求按照新的服装制式进行调整。由于当时各地还剩下大量旧式警服的库存,公安部原本计划于1967年开始正式实施新的警服。然而,随着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,广大工农兵群众、革命学生以及人民警察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,新制式警服最终在1966年9月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发放,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的66式警服。
从1966年底起,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接管全国各地公安机关,成立了各省市的军管委员会(简称“省军管会”),除少数公安干部保留外,大多数人员被安排到“五七”干校进行“再教育”。不久后,各省革命委员会也相继成立,公安工作由新设的省人民保卫组(简称“省人保组”)负责,并与军管会合并,形成了一个机构、两块牌子的局面。
在1966年至1972年间,负责公安工作的领导机关由军队干部和革委会干部组成,基层的公安事务,如治安巡逻和交通指挥等,也由军队官兵和现役民警共同负责。军队官兵穿着65式陆军军服,革委会干部则穿着干部服、军便服等。
65式陆军军服的设计以草绿色为主,夏季全身为草绿色,面料为斜纹棉布。军官佩戴红五星领章,战士则佩戴两面红旗领章。夏季配有草绿色解放帽,帽檐上带有扎线年起,改为不带扎线的解放帽)。干部佩戴褐色人造革制外武装带,带头扣为钢制镀铬,而战士佩戴黄色帆布武装带。鞋类方面,军队官兵常穿军用胶鞋或黑布鞋,而高级干部则穿皮鞋;夏季时部分配发棕色凉鞋,冬季时则会配发棉布鞋或翻毛皮鞋。冬季时,陆军官兵的外衣为罩衣,内穿制式绒衣、棉衣,冬季帽为栽绒帽或剪羊绒帽。干部的冬大衣为水平下挖兜,士兵的冬大衣则为斜插下挖兜。
至于65式军服中的女性款式,和男性军服颜色一致,夏季服装大翻领,且下摆两侧也有下挖兜。冬季服装与男性军服无异,女性军官和战士的服装样式一致。65式军服的扣子为褐色胶木扣,外露衣扣为球面圈边铜脚,内藏扣和裤裙扣则为四眼正平面背球面。
1967年5月,总政治部向全军指战员发放了特制的毛主席像章和“为人民服务”语录章。毛主席像章的佩戴热度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居高不下,直到70年代初才开始逐渐降温。此外,民间还存在着关于毛主席像章的“批次”说法,具体分为一批、二批、三批等。
革委会干部所穿的服装与军服大同小异,颜色以灰色、蓝色和黄色为主,和军服的差异在于款式的轻微不同。自1966年9月起,警察开始着装66式警服。66式警服的设计与人民解放军空军制服相似,夏季警察的上衣为草绿色,裤子为藏蓝色,仍然使用警察的“五星花边扣”作为衣扣,帽徽在55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,去除了周围的光芒,依然保留了麦穗、齿轮和国旗五星作为主体元素。
66式警服的设计初衷中,领章本来计划使用带盾牌的样式,但在实施初期,首都最早换装的警员佩戴的是带有盾牌的领章,然而很快就决定取消这一设计,改为和军队一样佩戴“两面红旗”领章。
警察的冬季制服为紧身棉衣裤,外面配罩衣,款式与空军干部服相似,衣扣同样为“五星花边扣”。交通警察在执勤时会戴白色套袖,冬季则佩戴皮面棉帽,穿短皮大衣和毛皮靴。由于当时交通警察的执勤条件较为艰苦,休息场所稀缺,警察们通常会携带挎包和水壶,以备不时之需,用来存放干粮、水和毛巾,方便在巡逻时用来休息和补充能量。
66式警服的着装范围包括所有在编的公安民警,涵盖了各级公安机关的人员,如市、县(旗)、镇的公安派出所民警、交通民警、铁路乘警、刑警、大城市消防队民警、边防派出所民警及边境地区的公安保卫人员。对于其他公安机关的军管会人员,只会按在编干警总人数的15%发放公用服。
经过几次变动后,军管会再次下发规定,凡在“五七”干校学习且农场劳动未满1年的在编民警,继续发给服装,超过1年的则不再发放。同时,所有被定为“敌我矛盾”的人员,包括待批者,一律停止发放服装,并收回所有公用物品。